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 栽培生理学系
江西绿肥-双季稻超高产种植模式与调控技术研究——Ⅰ.不同移栽方式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常新刚; 黄国勤; 章秀福; 张兆飞; 彭剑锋; 刘隆旺; 赵明
刊名中国农学通报
2007-05-05
期号05页码:161-164
关键词抛秧稻 手插稻 生长动态 植株性状 超高产
英文摘要对2005年早稻的不同移栽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并阐明了抛秧早稻的生态生理特征如下:秧苗带土抛秧不伤根,返青快,促进了水稻分蘖的早生快发,以及有效穗的形成;抛秧水稻的单株叶面积要低于手插稻,但是群体的叶面积指数高,提高了水稻群体的光合速率;抛秧稻的根数、根重、根系活力都要比手插稻的显著要高,为水稻的灌浆结实积累了大量的物质。抛秧稻最终获得超高产的有效途径是在有效穗,穗粒数提高的前提下,保证结实率不下降。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28172]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栽培生理学系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水稻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45;江西南昌330045;浙江杭州310006;江西南昌330045;江西南昌330045;江西南昌330045;北京10008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常新刚,黄国勤,章秀福,等. 江西绿肥-双季稻超高产种植模式与调控技术研究——Ⅰ.不同移栽方式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7(05):161-164.
APA 常新刚.,黄国勤.,章秀福.,张兆飞.,彭剑锋.,...&赵明.(2007).江西绿肥-双季稻超高产种植模式与调控技术研究——Ⅰ.不同移栽方式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中国农学通报(05),161-164.
MLA 常新刚,et al."江西绿肥-双季稻超高产种植模式与调控技术研究——Ⅰ.不同移栽方式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中国农学通报 .05(2007):161-16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