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 遗传育种系
中国冬小麦品种多酚氧化酶活性基因等位变异检测及其分布规律研究
肖永贵1; 何心尧1; 刘建军2; 孙道杰3; 夏先春1; 何中虎1
刊名中国农业科学
2008
卷号41期号:4页码:954-960
关键词普通小麦 PPO基因 功能标记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
ISSN号0578-1752
其他题名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Polyphenol Oxidase Genes in Chinese Winter Wheat Cultivars
英文摘要【目的】利用分子标记研究中国冬小麦品种PPO基因的等位变异及其与PPO活性的关系,为小麦PPO活性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PO基因的功能标记PP018、PP029和PP016对中国4个麦区的冬小麦品种(系)(试验Ⅰ)和山东省常用亲本(试验Ⅱ)共31l份进行2A和2D染色体上PPO等位基因Ppo-Ala、Ppo-Alb、Ppo-Pla和Ppo-Plb的检测。【结果】PP018在等位基因Ppo-Ala(高PPO)和砌D刊-6(低PPO)中分别扩增685bp和876bp的片段,PP016和PP029在Ppo-Dla(低PPO)和Ppo-Plb(高PPO)两个等位基因中分别扩增7l3bp和490bp的片段。311份品种(系)中Ppo-Ala、Ppo-Alb、Ppo-Pla和Ppo-Plb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41.8%、58.2%、59.8%和40.2%,PPO活性在同一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问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两个PPO基因的等位基因组合类型分布频率为:Ppo-MMPpo-Pla(27.3%)、Ppo-MMPpo-Dlb(14.5%)、助Dpo-Alb/Ppo-Pla(32.5%)和PPo-Alb/Ppo-Plb(25.7%),彼此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各麦区间PPO活性基因分布存在明显差异,Ppo-Ala基因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西南冬麦区分布较多,频率分别为60.7%和56.0%;Ppo-Alb基因在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分布较高,频率分别为65.6%和60.3%;而Ppo-Dla基因在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西南冬麦区分布明显高于Ppo-Dlb基因频率,分别为65.6%、53.6%、75.0%和76.0%。【结论】PP018、PP016和PP029标记的检测方法简单、稳定性好,所检测的等位变异类型能有效反映品种的PPO活性值。中国冬麦区品种低PPO活性基因分布频率相对较多。因此,根据PPO基因类型组配亲本,并利用PPO基因功能标记在育种早代筛选低PPO活性的基因型,可促进面制品色泽的改良。
学科主题农作物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30727]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遗传育种系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 北京, 100081;
2.山东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山东, 济南, 250100;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肖永贵,何心尧,刘建军,等. 中国冬小麦品种多酚氧化酶活性基因等位变异检测及其分布规律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4):954-960.
APA 肖永贵,何心尧,刘建军,孙道杰,夏先春,&何中虎.(2008).中国冬小麦品种多酚氧化酶活性基因等位变异检测及其分布规律研究.中国农业科学,41(4),954-960.
MLA 肖永贵,et al."中国冬小麦品种多酚氧化酶活性基因等位变异检测及其分布规律研究".中国农业科学 41.4(2008):954-96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