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  > 历史文化学院  > 期刊论文
唐代华严法界救度思想的开展——兼论榆林窟第25窟卢舍那佛与药师、地藏的组合
赖文英
刊名敦煌学辑刊
2013-03-15
期号1页码:8-11
关键词华严 法界救度 榆林窟第25窟 卢舍那佛 药师佛 地藏菩萨
其他题名The Unfold of the Salvation Thought of Huayan-Realm in Tang Dynasty: Including the Ensemble of Vairocana with Bhaisajyaguru and Ksitigarbha of Yulin Cave 25
中文摘要"法界"是华严义学的一个核心思想,早期最具代表性的华严造像——法界人中像,被赋予的重要象征意义即是"法界"。菩萨遍入法界救拔众生,是华严行者的广大行愿,也是法界人中像传达的重要讯息。唐代法界人中像与药师佛、地藏菩萨产生或对应、或组合的关联,反映出华严救度思想与当时的思想潮流相结合,将华严的教化具体融入法界,说明佛法不离世间法,更符合华严法界的意义。此一发展让法界人中像的图像意涵更为明确,也使法界人中像定位为卢舍那佛的性格更为彰显。榆林25窟卢舍那佛虽以大日如来形象呈现,但与药师佛、地藏菩萨的组合,与法界人中像所传达的概念一脉相承,就是华严法界的救度思想。
学科主题考古学
资助信息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09LZUJBWTD00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13BAH40F01)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202.201.7.4:8080/handle/262010/88774]  
专题历史文化学院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赖文英. 唐代华严法界救度思想的开展——兼论榆林窟第25窟卢舍那佛与药师、地藏的组合[J]. 敦煌学辑刊,2013(1):8-11.
APA 赖文英.(2013).唐代华严法界救度思想的开展——兼论榆林窟第25窟卢舍那佛与药师、地藏的组合.敦煌学辑刊(1),8-11.
MLA 赖文英."唐代华严法界救度思想的开展——兼论榆林窟第25窟卢舍那佛与药师、地藏的组合".敦煌学辑刊 .1(2013):8-1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