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 栽培生理学系
非对称性增温对冬小麦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田云录; 陈金; 邓艾兴; 郑建初; 张卫建
刊名作物学报
2011-01-06
期号02页码:302-308
关键词气候变暖 开放式增温 冬小麦 籽粒品质 淀粉 蛋白质
英文摘要气候变暖呈现明显的非对称性,冬春季和夜间的增温趋势显著。参考国外先进的田间开放式增温方法,2007—2009年在江苏南京开展了昼夜不同增温对冬小麦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研究。全天、白天和夜间3种增温处理分别显著提前了冬小麦的灌浆期,并改变了灌浆期高于32℃高温的出现时间和天数,引起了籽粒中淀粉组分、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组分的明显变化。3种增温处理中,冬小麦总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提高了籽粒中直/支淀粉的比例。其中白天增温的直/支比最高,两年分别比对照提高6.9%和46.2%。增温处理使籽粒中总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并呈现对照>白天>夜间>全天的趋势。与对照相比,全天、白天和夜间增...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1.203.20.206/handle/2HMLN22E/2514]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栽培生理学系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田云录,陈金,邓艾兴,等. 非对称性增温对冬小麦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11(02):302-308.
APA 田云录,陈金,邓艾兴,郑建初,&张卫建.(2011).非对称性增温对冬小麦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作物学报(02),302-308.
MLA 田云录,et al."非对称性增温对冬小麦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作物学报 .02(2011):302-30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