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 栽培生理学系
不同施氮量玉米超高产群体特征研究
马兴林1; 王庆祥2; 钱成明1; 柯福来1; 王传海1
刊名玉米科学
2008
卷号16期号:4页码:158-162
关键词玉米 施氮量 超高产 群体特征
ISSN号1005-0906
其他题名Canopy Characteristics of Super-high Yielding Maize Under Different Nitrogen Application
英文摘要在采用高产品种密植、深耕、精细播种、灌溉等高产栽培管理措施的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对与高产形成有密切关系的群体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玉米单产逐渐增加,施氮量为450kg/hm~2时单产高达13980.84kg/hm~2;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叶面积指数、群体粒数、粒叶比等反映群体特征的大部分指标随施氮量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少数指标如百粒重的变化则不明显。综合分析得出:与收获指数相比,生物学产量对子粒产量的贡献大,玉米营养体建成期间的干物质积累是超高产形成的基础,而灌浆期间的干物质积累则是超高产形成的关键;对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表明,群体粒数是产量的主要贡献因子,百粒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不大;玉米超高产群体具有较高的最大叶面积指数(LAI),且其群体叶面积变化动态比较平稳;群体源与库通过增施氮肥均增加的同时,反映源与库在量上相对关系的粒叶比也得到增加.
学科主题农作物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1.203.20.206/handle/2HMLN22E/223]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栽培生理学系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
2.沈阳农业大学, 辽宁, 沈阳, 11016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马兴林,王庆祥,钱成明,等. 不同施氮量玉米超高产群体特征研究[J]. 玉米科学,2008,16(4):158-162.
APA 马兴林,王庆祥,钱成明,柯福来,&王传海.(2008).不同施氮量玉米超高产群体特征研究.玉米科学,16(4),158-162.
MLA 马兴林,et al."不同施氮量玉米超高产群体特征研究".玉米科学 16.4(2008):158-16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