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 分子生物学系
未成熟种子子叶节转化体系优化及转EPSPS/GAT基因大豆新材料创制
张宪丽; 郭勇; 金龙国; 张丽娟; 邱丽娟
刊名大豆科学
2015-04-25
期号02页码:199-204
关键词大豆 未成熟种子 子叶节 遗传转化
英文摘要以丛生芽率为指标,将农杆菌介导的大豆未成熟种子子叶节转化与成熟种子转化体系进行比较,明确了诱导过程中草甘膦筛选浓度、未成熟种子生理状态,改进大豆外植体的获得方式并减少了组培环节,建立了未成熟种子子叶节转化体系。利用Jack黄熟后期的种子作为受体材料,在15mg·L-1的草甘膦筛选浓度下获得了9株PCR检测阳性植株并且生长正常可育,T0代经测序及SouthernBlot分析,进一步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进大豆基因组中,其中2个株系的T1代植株经PCR检测符合3∶1的分离比,且表型鉴定筛选出抗性转基因植株,为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育种提供了新材料。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1.203.20.206/handle/2HMLN22E/2122]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分子生物学系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农业部北京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宪丽,郭勇,金龙国,等. 未成熟种子子叶节转化体系优化及转EPSPS/GAT基因大豆新材料创制[J]. 大豆科学,2015(02):199-204.
APA 张宪丽,郭勇,金龙国,张丽娟,&邱丽娟.(2015).未成熟种子子叶节转化体系优化及转EPSPS/GAT基因大豆新材料创制.大豆科学(02),199-204.
MLA 张宪丽,et al."未成熟种子子叶节转化体系优化及转EPSPS/GAT基因大豆新材料创制".大豆科学 .02(2015):199-20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