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 遗传育种系
矮败小麦群体改良的方法与技术
刘秉华; 杨丽; 王山荭; 孟凡华
刊名作物学报
2002
卷号28期号:1页码:69-71
关键词矮败小麦 群体改良 太谷核不育小麦 轮回选择
ISSN号0496-3490
其他题名The Method and Technique of Population Improvement Using Dwarf Male-sterile Wheat
英文摘要矮败小麦是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太谷核不育小麦,根据轮回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矮败小麦的特点。我们逐步建立起一套简单易行的群体改良方法,其主体技术包括组建一个好的基础群体,利用控制授粉向群体引进优良基因,通过开花前不良可育株的淘汰提高优良基因的频率,借助于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异交使基因重组,以及正确地选收矮秆不育株,利用上述方法和技术,已经建立了矮败小麦改良群体。
学科主题农作物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1.203.20.206/handle/2HMLN22E/106498]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遗传育种系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农业部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秉华,杨丽,王山荭,等. 矮败小麦群体改良的方法与技术[J]. 作物学报,2002,28(1):69-71.
APA 刘秉华,杨丽,王山荭,&孟凡华.(2002).矮败小麦群体改良的方法与技术.作物学报,28(1),69-71.
MLA 刘秉华,et al."矮败小麦群体改良的方法与技术".作物学报 28.1(2002):69-7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