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 遗传育种系
白粒小麦品种(系)穗发芽抗性机制分析
苗西磊; 王德森; 夏兰芹; 张运宏; 王忠伟; 何中虎; 陈新民
刊名麦类作物学报
2011
卷号31期号:4页码:741-746
关键词小麦 粒色 穗发芽 抗性机制 分子标记 Vp1B3、Vp1-b2和Dorm-1
ISSN号1009-1041
其他题名Analysis on the Mechanism of Pre-harvest Sprouting Resistance in White-grain Wheat
英文摘要为了解小麦穗发芽抗性机制,应用与抗穗发芽有关的功能标记VplB3、Vpl-b2和Dorm-l并结合整穗发芽、籽粒发芽、籽粒十芒、籽粒十穗轴、籽粒十颖壳和籽粒十芒十穗轴十颖壳共6种发芽试验处理,分析了11个小麦品种(系)的穗发芽抗性机制。结果表明,红粒抗穗发芽对照京9428和京冬8号的抗性受粒色、Vp-lBc、颖壳或颖壳抑制物控制;9个白粒品种(系)穗发芽抗性均不同程度的受芒和颖壳或它们的抑制物控制;强抗穗发芽品系CA0431的抗性与VplB3、Dorm-l和粒色无关,而与其他遗传因素有关;强抗穗发芽品系山东046432属于由Vp-lBc和Dorm-l控制的基因型;中抗穗发芽品种矮抗58的抗性与穗轴有关;Vp-1Bb基因对CA9550-2的穗发芽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芒和颖壳或它们的抑制物对白粒中感穗发芽品系 CA9640、CA0459、CA0493和白粒高感穗发芽品系山东928802和CA0306的穗发芽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 Vp-1Bb基因型与山东928802和Vp-1Bc基因型与CA0306的穗发芽并无相关。
学科主题农学(农艺学) ; 农作物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1.203.20.206/handle/2HMLN22E/262]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遗传育种系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苗西磊,王德森,夏兰芹,等. 白粒小麦品种(系)穗发芽抗性机制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2011,31(4):741-746.
APA 苗西磊.,王德森.,夏兰芹.,张运宏.,王忠伟.,...&陈新民.(2011).白粒小麦品种(系)穗发芽抗性机制分析.麦类作物学报,31(4),741-746.
MLA 苗西磊,et al."白粒小麦品种(系)穗发芽抗性机制分析".麦类作物学报 31.4(2011):741-74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