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SSR分子标记研究国内外黍稷地方品种和野生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连帅; 陆平; 乔治军; 张琦; 张茜; 刘敏轩; 王瑞云
刊名中国农业科学
2016-09-02
期号17页码:3264-3275+3465-3472
关键词黍稷 地方品种 野生种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ISSN号0578-1752
英文摘要【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国内外黍稷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差异,为黍稷种质资源的研究、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用不同地理来源且性状差异显著的6份黍稷种质资源对来自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发的黍稷基因组SSR引物进行筛选,从而获得条带清晰,稳定性好的63对SSR黍稷基因组引物,利用这63对SSR多态性引物对来自国内外的192份黍稷地方品种和野生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统计各试材在同一引物中的条带情况,并以此来分析试材的遗传多样性与所在群体间的亲缘关系。【结果】63对SSR引物共检测出161个等位变异位点,平均每个SSR位点2.56个;平均Shannon-Weaver指数(I)为0.6275,平均基因多样度(Nei)为0.3874,平均PIC值为0.4855。10个不同地理来源群体间表现出显著的遗传多样性差异,各群体的有效等位变异变化范围较窄,最小的是南方群体,为1.2407±0.4315;最大的是内蒙古高原群体,为1.8846±0.4892。国内群体Shannon-Weaver指数为内蒙古高原>东北地区>黄土高原>西北地区>南方地区,而国外Shannon-Weaver指数排序依次为前苏联>欧洲>蒙古>印度>美国。从Nei’s基因杂合度分析,观察杂合度(Ho)最小的是印度群体,为0.2372±0.2962,最大的是内蒙古高原群体,为0.3966±0.3250。期望杂合度(He)最小的是美国群体,为0.3114±0.2203;最大的是内蒙古高原群体,为0.4622±0.1862。从国外种、国内栽培种和国内野生种3个大群体来看,野生种质资源有效等位基因数(1.9285±0.5101)、Shannon-Weaver指数(0.6948±0.2852)、Nei基因多样性指数(0.4373±0.1773)远大于国外种和国内栽培种。而对国内外两大群体而言,国内资源的有效等位基因数(1.8145±0.4519)、Shannon-Weaver指数(0.6657±0.2413)和Nei基因多样性指数(0.412±0.1574)均大于国外资源(1.6862±0.4527、0.5897±0.2469、0.3652±0.1655)。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0个地理群聚为三大类,内蒙古高原地区、黄土高原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蒙古地区聚为一类,前苏联、美国、印度、欧洲地区聚为一类,南方地区单独聚为一类。其中,来自东北黑龙江齐齐哈尔的泰来小野糜(34号)在截距0.37处被独立分为一支,来自甘肃的野黍子(19号)在截距0.34处被分为独立个体,表明这两个材料与其他材料遗传差异较大。但从整体遗传多样性上来看192份材料国内外群体遗传分化不明显,群体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且不同群体间材料存在着互相渗透。【结论】内蒙地区、东北地区、黄土高原地区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最丰富,是遗传关系最为复杂的地区,进一步印证了中国是黍稷起源的中心。
分类号S516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1.203.20.206/handle/2HMLN22E/102196]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中心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连帅,陆平,乔治军,等. 利用SSR分子标记研究国内外黍稷地方品种和野生资源的遗传多样性[J]. 中国农业科学,2016(17):3264-3275+3465-3472.
APA 连帅.,陆平.,乔治军.,张琦.,张茜.,...&王瑞云.(2016).利用SSR分子标记研究国内外黍稷地方品种和野生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中国农业科学(17),3264-3275+3465-3472.
MLA 连帅,et al."利用SSR分子标记研究国内外黍稷地方品种和野生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中国农业科学 .17(2016):3264-3275+3465-347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