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定量PCR检测灰飞虱胁迫下水稻相关防卫基因的表达量变化
余娇娇; 段灿星; 李万昌; 朱振东; 李洪杰; 王晓鸣
刊名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1-11-06
页码1
关键词灰飞虱 荧光定量PCR 防卫基因
英文摘要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Fallen)是我国水稻生产上的一种重要害虫,能引起植株黄叶、枯死,造成千粒重下降,稻米品质降低。更为严重的是,灰飞虱是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Ricesrtipevirus,RSV)、水稻黑条矮缩病(Riceblack-streakeddwarfvirus,RBSDV)等重要病毒病的媒介。本文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通过灰飞虱为害不同时间处理(0h、12h、24h、36h、48h、72h),应用特异性引物,对灰飞虱胁迫下抗虫和感虫水稻材料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基因、阳离子过氧化物酶基因(Pox)、...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1.203.20.206/handle/2HMLN22E/3460]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中心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河南师范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余娇娇,段灿星,李万昌,等. 荧光定量PCR检测灰飞虱胁迫下水稻相关防卫基因的表达量变化[J]. 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1.
APA 余娇娇,段灿星,李万昌,朱振东,李洪杰,&王晓鸣.(2011).荧光定量PCR检测灰飞虱胁迫下水稻相关防卫基因的表达量变化.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1.
MLA 余娇娇,et al."荧光定量PCR检测灰飞虱胁迫下水稻相关防卫基因的表达量变化".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1):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