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清华大学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双重内涵与主体重构——基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研究》的再思考
汪洋
2016-03-30 ; 2016-03-30
关键词集体土地所有权 所有权主体 双重属性 保障功能 市场机能 D922.3 D923.2
中文摘要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中"集体"的内涵,因复杂的历史变迁与现实的利益冲突格局,没有遵循法律主体的制度逻辑进行创设,需要在我国法律制度中进行准确定性使之回归民法范畴。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法律内涵不明的内在成因在于其兼具公法性与私法性双重属性与身份要素,是政治体制中的集体所有制在法律层面制度化的结果。改革集体土地制度,需要厘清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平等与自由两大价值目标,通过"初始分配"与"自由流转"两阶段的区分与结合,在功能定位上平衡集体土地的保障功能与市场机能。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架构,可以采取改造农民集体为股份合作社法人的"三步走"方略。
语种中文 ; 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ib.tsinghua.edu.cn/ir/item.do?handle=123456789/142813]  
专题清华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汪洋.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双重内涵与主体重构——基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研究》的再思考[J],2016, 2016.
APA 汪洋.(2016).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双重内涵与主体重构——基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研究》的再思考..
MLA 汪洋."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双重内涵与主体重构——基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研究》的再思考".(201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