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清华大学
金钗石斛中联苄类和酚酸类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张雪 ; 续洁琨 ; 王珏 ; 王乃利 ; 栗原博 ; 北中进 ; 姚新生
2010-07-15 ; 2010-07-15
会议名称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 ; 中国广东广州 ; CNKI ; 中国药学会
关键词金钗石斛 联苄类成分 酚酸类成分 抗氧化活性 DPPH自由基清除法 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法 R285
中文摘要目的研究金钗石斛60%乙醇提取物中联苄类和酚酸类成分的抗氧化活性,探讨其抗氧化活性与结构的关系。方法综合运用现代色谱学和光谱学方法对金钗石斛6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法两种体外活性测试方法评价其中16个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从金钗石斛60%乙醇提取物中分得化合物53个,将其中16个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为nobilin A(1),nobilin B(2),nobilin C(3),丁香酸(syringic acid)(4),2-羟基苯丙醇(2-hydroxyphenylpropanol)(5),香草醛(vanillin)(6),罗布麻宁(apocynin)(7),松柏醛(coniferyl aldehyde)(8),丁香醛(syringaldehyde)(9),丁香乙酮(syringylethanone)(10),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11),3-羟基-4-甲氧基苯乙醇(3-hydroxy-4-methoxyphenylethanol)(12),α-羟基丁香丙酮(α-hydroxysyringylethanone)(13),二氢松柏醇(dihydroxyconiferyl alcohol)(14),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15),对羟基苯丙酸(p-hydroxyphenylpropionic acid)(16)。DPPH法活性测试中,化合物4的活性明显强于Vc,化合物1,2,12,14显示出弱于Vc但强于BHT的活性,化合物3和8只显示很弱的活性;ORAC法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2-4,7-10,15显示出强于Vc的活性,化合物12,14,16活性较弱。结论金钗石斛中的联苄类和酚酸类化合物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活性的强弱与分子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语种中文 ; 中文
内容类型会议论文
源URL[http://hdl.handle.net/123456789/69079]  
专题清华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雪,续洁琨,王珏,等. 金钗石斛中联苄类和酚酸类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研究[C]. 见: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 中国广东广州, CNKI, 中国药学会.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