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DNA四面体纳米结构探针设计及细胞标记成像应用
作者韦贵生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16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导师樊春海
关键词DNA四面体 纳米传感 mRNA检测 细胞标记 中枢神经
中文摘要DNA四面体纳米结构是一种非常优异的DNA纳米结构,通过精确巧妙的DNA序列设计以及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每两条链相互杂交组合形成具有四面体形状的DNA三维纳米结构。DNA四面体具有精确的结构可控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优异的细胞膜通透性,这些特点都说明了DNA四面体结构十分适合作为纳米传感元件应用于生物检测以及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当前纳米传感器已经成为生物分子检测的重要方法之一,基于mRNA检测成像对生物学研究、疾病治疗以及组织细胞标记的重要性,我们结合DNA四面体纳米结构与mRNA检测探针,设计一个可以实现组织细胞特异标记的mRNA信标模型。本论文中,我们首先在两种细胞株中研究细胞对DNA四面体的吸收,以及在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细胞并研究神经元对DNA四面体的摄取情况;接着通过显微注射的方式和活体电转的方式在小鼠中枢神经组织中探究神经细胞对DNA四面体的吸收;最后结合DNA四面体结构和mRNA探针,设计构建了基于DNA四面体的mRNA信标模型(TDNs-flare),在中枢神经组织中对特定类型神经细胞进行有效的标记。具体情况如下:第一,以边长为20bp的DNA四面体作为本研究的DNA纳米结构,通过结构的组装、表征和纯化,并分别在Hela细胞和PC12细胞两种类型细胞株中研究其对DNA四面体结构的摄取情况。结果说明在细胞孵育12h的时间里两种细胞都能对DNA四面体进行高效的细胞摄取;接着在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细胞并对其进行免疫荧光的鉴定,在与DNA四面体细胞孵育12h的过程中,海马神经元同样能够摄取DNA四面体并且具有一定的吸收效率,此结果为后续在神经组织中DNA四面体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重要的实验基础。第二,首先通过显微注射的方式在小鼠海马齿状回中比较DNA四面体与DNA双链两种结构被组织细胞摄取的情况,发现只有三维结构的DNA四面体才能被神经细胞摄取;同时还研究了不同时间点上组织细胞对DNA四面体的吸收,说明了在24h左右的时间里DNA四面体具有最好的吸收效果;接着我们探索了利用添加0.1%saponin和0.2%Triton的方式以及活体电转的方式提高皮层组织对DNA四面体的摄取效率,结果三种方法都能够显著提高皮层组织对DNA四面体的吸收;为了使DNA四面体应用于组织水平上mRNA的检测成像,我们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原理探究DNA四面体在组织细胞中的代谢时间与其自身结构完整性的关系,结果证明24h之内大部分的DNA四面体还能保持着结构的完整性。第三,根据DNA四面体结构的基本模型在其一条边长上设计延长一段可以与mRNA探针互补配对结合的DNA序列,构建了基于DNA四面体的mRNA信标(TDNs-flare)。通过对中枢神经细胞中特异类型细胞的标记物mRNA识别序列的筛选,最终确定actin-flare、vgat-flare、pv-flare和vip-flare四种mRNA检测的信标模型;利用与mRNA识别序列相同的DNA片段作为靶分子,通过与四种TDNs-flare的识别检测研究,证明四种TDNs-flare都具有优异的检测信噪比和识别特异性;通过活体电转的方式,vgat-flare在皮层的标记成像中获得较好的细胞标记效果;设计vgat-flare-cy5用于检测vgat神经元,进一步证明使用TDNs-flare进行组织细胞标记的有效性。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sinap.ac.cn/handle/331007/26095]  
专题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_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1-2017年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韦贵生. DNA四面体纳米结构探针设计及细胞标记成像应用[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1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