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3年河南省耕地的时空变化分析
张永民1; 程维明1; Sun, XM; Wen, XF; Wang, HM
2016
关键词河南省 土地利用综合区 省辖市 耕地 时空变化
摘要耕地的时空变化是耕地保护关注的核心问题。根据2000和2013年的2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运用GIS技术和土地利用转换矩阵等方法,分析了2000—2013年河南省耕地的时空变化。耕地的时空变化包括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2个方面,全省耕地的数量变化表现为面积减少3.53%,空间变化表现为10.69%的耕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空间位置的变换。从土地利用综合区来看,中原城市群区和豫西南区耕地的数量变化与空间变化相对较大,而黄淮四市区和豫北区相对较小。从省辖市来看,鹤壁、济源和洛阳耕地的数量变化表现为面积增加,其余15个市皆表现为面积减少;另外,郑州等市耕地面积的减少幅度较大,三门峡等市耕地的空间变化幅度较大。全省各土地利用综合区以及各省辖市耕地的空间变化幅度皆大于数量变化幅度,而且二者的变化并不一致,例如,18个市中三门峡耕地的空间变化幅度最大,但数量变化幅度最小。因此,耕地的空间变化与数量变化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本研究结果为深入分析河南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状况,进而研究因地制宜的保护对策提供了科学信息。
出处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03页:36-41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中文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44579]  
专题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生态网络实验室
作者单位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永民,程维明,Sun, XM,等. 2000—2013年河南省耕地的时空变化分析. 201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