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质文物盐害中硫酸钠的研究——从微观到宏观
靳治良1; 陈港泉2; 夏寅3; 胡红岩1; 容波3; 夏娅娜1; 张尚欣3; 苏伯民2; 周铁3; 吕功煊1
刊名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6
卷号28期号:1页码:54-62
关键词土质文物 盐害 硫酸钠 作用机理 Earthen Relics Salt damage Sodium Sulfate Action mechanism
ISSN号1005-1534
通讯作者吕功煊
中文摘要土遗址和壁画遗址可溶盐主要为NaCl和Na2SO4, 其中Na2SO4是破坏程度最严重的盐。一般认为,硫酸钠只有在温度、湿度变化时才不稳定,才发生得失结晶水引起的晶型及体积变化。为研究土质文物盐害的形成机制及内在原因,调研了全国几处典型土遗址和壁画遗址的盐害状况并取样分析。分析发现: 1)土遗址和壁画遗址中硫酸钠的形貌、结构是动态变化的(无论在任何极端干燥环境甚至真空条件下); 2)环境因素如温度、相对湿度的变化只是加剧上述变化进程。硫酸钠结晶析出时,其体积膨胀约4倍。这一系列的过程,深刻影响着硫酸钠的相变复杂性和对依存土质文物本体的破坏性。本工作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探讨了这些发现, 并通过不同盐分(不同浓度氯化钠、硫酸钠)侵蚀破坏模拟试验、不同温度条件下模拟试验、不同相对湿度下模拟试验,从宏观层面印证了上述微观机制在土遗址和壁画遗址本体的外在表现。本研究发现土遗址中硫酸钠的形貌、结构是动态变化的,该工作弥补了以往研究和认识上的局限。本研究将对阻止、延缓及预测土质文物盐害的发生、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英文摘要
学科主题物理化学与绿色催化
资助信息“973”计划(2012CB720901;2012CB72090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Kl4B02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77021);国家文物局文物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20110207)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210.77.64.217/handle/362003/20446]  
专题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_OSSO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 730000
2.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 国家古代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敦煌 736200
3.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陕西临潼 710600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靳治良,陈港泉,夏寅,等. 土质文物盐害中硫酸钠的研究——从微观到宏观[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6,28(1):54-62.
APA 靳治良.,陈港泉.,夏寅.,胡红岩.,容波.,...&吕功煊.(2016).土质文物盐害中硫酸钠的研究——从微观到宏观.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8(1),54-62.
MLA 靳治良,et al."土质文物盐害中硫酸钠的研究——从微观到宏观".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8.1(2016):54-6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