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浪-流耦合效应对南海北部风暴潮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作者张晨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16-06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侯一筠
关键词南海北部区域 台风风暴潮 浪-流耦合效应
学位专业物理海洋
中文摘要中国南海北部区域受台风及风暴潮灾害影响严重,每年会由台风风暴潮灾害而出现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台风等极端天气条件下近岸海浪会对流场和水位的产生极大影响,同时局地流场与水位也会影响到海浪场。因此,在研究台风过程中风暴潮增水与流场演变时,考虑浪-流耦合作用,引入环流模式与海浪模式耦合运算,能得到更准确的模拟结果。目前,浪-流耦合机制的研究还并不成熟,模拟台风风暴潮时,三维模式中浪-流耦合效应对波致增/减水及波致流场影响机理有待进一步验证。
在浪-流耦合研究中,浪致流效应中的守恒效应,即辐射应力(或涡度力)效应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机制,它反映了波浪运动产生的剩余动量通量,另外,波浪破碎引起的湍流效应及浪致底应力/表层应力等非守恒效应对于水位与环流场都有影响。为了研究采用辐射应力(涡度力)以及非守恒效应对波生流及波致增/减水的影响,本文采用了COAWST (Coupled ocean-atmosphere-wave-sediment transport modeling system)浪-流耦合模式中辐射应力方案(Mellor,2008)及涡度力方案(McWilliams等,2004),模拟分析了“黑格比”及”鹦鹉”台风过程中,海浪通过守恒性浪致流效应(辐射应力/涡度力)及非守恒性浪致流效应(表层/底层海浪摩擦,深度引起的海浪破碎等)对风暴潮的影响程度及机制,研究发现:(1)引入浪-流耦合方案后,模拟误差减少了近10%,模拟效果更好,在浪致流效应的影响下,台风中心右侧的增水增加,左侧的减水增强,涡度力方案在近岸区域波致增/减水效果更为明显,使风暴潮强度变化为15%左右,辐射应力方案对陆坡内浅水区更为敏感;(2)相对于守恒性浪致流效应,非守恒性浪致流效应对近岸流场及水位影响较弱,其引起波致增水/减水仅占守恒性波致增水/减水的20%左右,但是其强化了台风中心右侧的增水及向岸流,加强了左侧的减水及离岸流,而在考虑运算效率的前提下,仅采用单向VF守恒性耦合方案能极大提升运算效率,并满足模拟精度要求;(3)涡度力耦合方案对不同路径、移速台风及在不同水深条件下,都能敏感的反映出风暴潮过程及浪-流耦合效应对流场、水位的影响,而对快速移动的台风及在水深较浅情况下,近岸浪致流效应越强,其引发的浪致增水对风暴潮增水贡献越大;(4)COAWST模式台风风暴潮漫滩模拟实验能反应出风暴潮增水及漫滩过程的基本特征,模拟误差控制在20%之内,有较好的模拟精度。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物理海洋学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17018]  
专题海洋研究所_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晨. 浪-流耦合效应对南海北部风暴潮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