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滇西北丽江纳西族传统食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作者张玲玲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13-0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王雨华
关键词民族植物学 纳西族 传统食用植物多样性 定量评价 干旱和食物短缺
学位专业植物学
中文摘要滇西北丽江地区拥有丰富的食用植物资源,纳西族是这里长期居住的典型少数民族,传统食用植物知识积淀丰厚。调查编目传统食用植物知识,评价挖掘可替代性食用植物资源,探索传统食用植物知识的保护途径和方法,在社会变革剧烈的今天愈显迫切和重要。同时,自 2009 末以来,云南遭“四年连旱”,粮食大量减产,作为滇西北高原上的原住民族,纳西族在世代生存的过程中,积累了抵抗干旱和食物短缺的相关知识。因此,研究丽江地区纳西族的传统食用植物多样性,发掘优质的传统食用资源,在此基础上探索纳西族抵御干旱和食物短缺的策略和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采用民族植物学的调查和研究方法,选择滇西北丽江地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的三个代表性纳西族村寨:文海村、鲁甸村和石红村为研究点。在研究过程中,尝试使用了“传统食用植物的立体调查方法”,对纳西族传统食用植物和传统食用知识进行了定点调查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 以分类学单位为基础,采用“记录号 * 中文名 * 纳西名 * 原植物 * 生境 * 食用类型 * 食用部位 * 药食功能”的编目方式,编目了纳西族传统食用植物 146 种,隶属45科,67属。其中蔷薇科(29种)和百合科(15 种)是食用植物数量最多的科,禾本科(10 种)、蝶形花科(9 种)、十字花科(9 种)和菊科(9 种)次之。共记录水果(47)、蔬菜(32种)、药食植物(29种)等22 种食用类型,10种食用部位和 18种传统食用功能。同时也对传统食用植物的采收时间、加工、储藏方法、食用量、资源量、口感、药食功能及效果、交易方式、农业耕作模式及生态保护方式等进行了调查和记录。 2. 纳西族传统食用植物的多样性表现在物种数、采集时间、食用部位、食用类型、食用功能、利益群体、知识传承 7个层面上。在物种类群上,与周边玉龙山植物相比,22%的科和 7.4%的属至少有 1 种食用植物。采集可持续全年,春季采集的食用植物有22.6%,夏季有 8.7%,秋季有 48.1%,6.94%的食用植物还可在冬季采收。当地食用的植物部位有10种、食用类型有 22种,29种(占18.9%)食用植物有药用功能,可预防和治疗 18 种疾病。不同性别、教育程度和年龄阶段的成年人群都掌握有 85%以上的传统食用知识。人们通过探索、传授、观察、交流等 8种方式习得传统食用植物知识。 3.在已有民族植物学定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食用显著性指数(ESI= EMI×UFI×TSAI×RAI)和保健显著性指数(HSI=EMI×HMI×FSI),并采用定量计算、民间使用、市场/药典相结合的方法,以引种和保健食品原料为目的,对纳西族野生传统食用植物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青刺果、叶上花、悬钩子、蓟、荠菜和蕨菜的 ESI值大于80,是可引种驯化的优质食用植物资源。松花粉、黑草乌、黄精、蓟、川芎、花椒的HSI值为5,是具有开发价值的保健食品原料。 4. 纳西族作为原住民族,在世代生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应对食物短缺的知识。其采取多级防御的策略,利用对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多样性的食用植物,生态友好的农业耕作模式之间的协同作用形成了对干旱和食物短缺的应对机制。具体的应对措施有:1)对居住环境中所有土地类型的充分合理利用,2)认知和掌握丰富多样的传统食用植物和知识,3)传统的生态道德对自然环境的保护,4)生态友好的农业耕作模式,5)具有储存食物的生活模式,6)形式多样的食物交易活动,7)根据朴素的气候知识对食物生产方式的调整,等。 最后,本文提出纳西族传统食用植物的多样性是其居住环境中的食用植物资源多样性、传统食用知识多样性和饮食文化多元性协同作用的结果,纳西族传统食用植物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传统社区对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和恢复能力,而世代积累的传统知识和文化是这种能力的基础。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民族传统知识和文化正在消失,将引起人们对环境能够适应能力不可逆的降低,这是人类面临的比气候变化更加严峻的灾难。因此保护地域知识和文化传统,维持传统社区的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和恢复力,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25588]  
专题昆明植物研究所_昆明植物所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玲玲. 滇西北丽江纳西族传统食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