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超积累观赏植物筛选及生态修复强化技术研究; Identification of hyperaccumulating ornamentals and strengthening technology of ecological remediation
作者王林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8-05-26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授予地点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植物修复 超积累观赏植物 生态修复 重金属 污染土壤
其他题名Identification of hyperaccumulating ornamentals and strengthening technology of ecological remediation
中文摘要近年来,我国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大量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亟待修复。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将观赏植物应用于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研究刚刚兴起,就已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本研究针对土壤重金属镉(Cd)、砷(As)严重污染的局面,以及目前发现的超积累观赏植物种类极少和修复能力有限的现状,通过模拟实验筛选方法,以观赏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力图从中筛选出Cd/As超积累植物;同时将施肥强化措施和络合强化技术联合使用,以提高观赏植物修复Cd污染土壤的效率,降低修复成本和可能造成的环境风险。 通过盆栽实验初步分析了18种观赏植物对Cd、As的耐性和积累特征,根据超积累植物应具备的4个基本特征,从中挑选出孔雀草、缨绒花、雏菊3种具备Cd超积累特征的潜力植物,并发现所有参试植物均不具备As超积累特征。 通过盆栽梯度实验、污染小区实验以及水培梯度实验进一步研究了3种潜力植物在不同生长环境中对Cd的耐性和积累特征。结果表明,孔雀草和缨绒花是Cd超积累植物,在一定Cd污染范围内,两种植物地上部Cd含量均达到了Cd超积累植物的临界含量标准,地上部Cd含量高于根部和土壤中Cd含量,且对Cd污染的耐性较强,完全符合Cd超积累植物的基本特征。而雏菊不是Cd超积累植物,只是一种具备部分超积累特征的Cd富集植物。 生态修复强化实验表明,铵态氮肥(NH4)2SO4和螯合剂EGTA的联合强化处理,不仅可以有效缓解螯合剂对植物的毒害,显著提高植物地上部生物量,还可以增强螯合剂促进植物吸收累积Cd的作用,最终大幅提高了孔雀草修复Cd污染土壤的效率,使其明显高于相同和加倍剂量的螯合剂处理。因此,基于铵态氮肥与螯合剂联合使用的强化修复措施,既提高了修复效率,又减少了螯合剂用量,从而降低了修复成本和环境风险,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生态修复强化措施。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2-15 ; 2011-04-29
页码145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2631]  
专题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林. 超积累观赏植物筛选及生态修复强化技术研究, Identification of hyperaccumulating ornamentals and strengthening technology of ecological remediation[D].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00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