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基于SPR 效应的可见光催化材料的合成
作者汪志超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11-0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陈韦 ; 靳刚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共振 见光催化材料 银 溴化银 金属半导体复合
学位专业生物物理学
中文摘要      卤化银作为光敏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照相领域,然而由于其光化学不稳定性
而很少被用作光催化材料。近来的研究表明,当卤化银的表面负载有Ag 时,
其表现出良好的光稳定性能。此外,由于SPR 效应,Ag 纳米颗粒在可见光范
围内表现出很强的吸收。因此,当将Ag 纳米颗粒复合到卤化银的表面时,Ag
纳米颗粒既可以作为稳定剂稳定卤化银,同时也可以起到光敏化的作用扩展卤
化银的光谱吸收范围。
      在本课题中,我们利用Ag 纳米颗粒的光学特性及AgBr 纳米颗粒的半导体
特性,通过两种不同的还原方法(热还原法、光化学还原法)原位还原AgBr
纳米颗粒,得到在整个紫外可见光区域都有很强响应光催化材料Ag/AgBr。同
时,利用XRD、SEM、DRS、EDX 等多种手段表征了其物理化学性质。通过
设计对比试验证明了Ag/AgBr 的光催化活性来源于Ag 的SPR 效应和AgBr 的
半导体特性的协同作用。结合这一实验现象及金属——半导体接触能带理论,
探讨了Ag/AgBr 的光催化反应机理。
      石墨烯有良好的电子输运性能及吸附性能,有利于电子——空穴对的分离,
因此,石墨烯的加入能提高光催化材料的催化活性和增强Ag/AgBr 体系的稳定
性。利用贵金属Ag 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对光吸收增强原理,结合石墨
烯的特殊电学性质以及良好的吸附性能, 围绕着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Ag/AgBr/rGO 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
      本论文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合成了全光谱响应的光催化材料Ag/AgBr,并
对Ag/AgBr/rGO 体系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这两种催化体系有效地解决了光谱
响应范围窄及量子效率低的问题,丰富了可见光响应光催化材料体系,为光催
化材料的实际应用提供一种可能的选择。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2-09-10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58.210.77.100/handle/332007/686]  
专题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_纳米研究国际实验室_陈韦团队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汪志超. 基于SPR 效应的可见光催化材料的合成[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