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博士论文-ψ'->τ+τ-分支比的测量与BESIII μ探测器的研制
作者刘倩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7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漆纳丁 ; 张家文
关键词轻子普适性 psi(2S)->tau+tau- 分支比 BESIII muon 子探测器 阻性板室 宇宙线测试
学位专业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中文摘要对轻子普适性进行精确检验是北京谱仪的主要物理目标之一。本文的第一部分利用北京谱仪BESII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采集的14M psi(2S)数据,测量了psi(2S)->tau+tau-分支比为:(3.08+-0.21+-0.38)E-3,其中第一项为统计误差,第二项为系统误差。与PDG给出的值相比,此结果在更小的误差范围内和其他实验组给出的psi(2S)到e+e-,muon+muon-的分支比的结果满足理论所预言的关系,从而更精确的检验了轻子普适性的理论。; 要在BESIII上做对此理论做进一步精确的检验,条件之一是要求muon子探测器具有更高的探测效率,更大的覆盖立体角,更好的muon/pion分辨,更低的muon子截止动量,同时还必须能在BEPCII的本底计数下稳定运行。为满足以上要求,BESIII的muon子探测器选用了阻性板室(RPC)。本文的第二部分对阻性板室的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使用Ar/F134A/Iso-butane(50/42/8)并采用体电阻率为2×1011~2×1012ohm•cm(20c)的2mm气隙的阻性板室可以获得8000 V时效率大于95%,计数率小于0.2Hz/ cm2的优越性能,而且在经过10个“BES”年的电子辐照计量的照射后,阻性板室仍能正常工作。; BESIII将使用约1200m2的muon子探测器,为了保证其质量,利用ALEPH的流光管室对muon子探测器进行了宇宙线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排除电子学的影响,muon子探测器的平均效率可达98%以上,空间分辨为13~16mm。muon子探测器可达到预期性能。目前,已经完成了muon子探测器在BESIII上的安装与测试。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公开日期2016-02-25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hep.ac.cn/handle/311005/209914]  
专题实验物理中心_学位论文和出站报告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倩. 博士论文-ψ'->τ+τ-分支比的测量与BESIII μ探测器的研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