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博士论文-QCD因子化与B介子两体非轻衰变的研究
作者朱国怀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1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杜东生
关键词B介子 衰变 因子化 CP破坏
学位专业理论物理
中文摘要CP破坏,虽然三十多年前就被首次观测到,仍然是粒子物理中了解最少的部分之一本文首先简短的介绍了B介子衰变中的CP破坏,并说明对B介子衰变的深入理解是提取CP参量的必要前提.考虑QcD修正的效应,我们介绍了算符乘积展开如何将短程贡献干净的分离到Wilson系数中.所以剩下的艰巨的挑战就是如何可靠的估计强子矩阵元.在QcD因子化的框架下,我们展示了如何分离矩阵元中的微扰可计算部分.而且非微扰部分可以参数化成光锥分布幅度和非微扰形状因子.我们将QcD因子化推广到包含弱电企鹅算符的贡献,并论证了QcD因子化的预言是重翌挤匕标度无关的,也是规范不变的.我们还唯象的分析了B*二二及二K衰变道.由于b夸克质量是有限的,需要考虑由七wist一3波函数引入的手征增强修正.我们仔细讨论了B介子衰变到两个轻的膺标介子中的手征增强修正效应并指出,仅在twist-3波函数对称的条件下,手征增强修正才能被自洽的纳入QcD因子化框架.然而,即使在对称的七wilt-3波函数下,硬旁观者散射项仍然包含端点区域的对数发散积分,这预示着硬旁观者散射项需要进一步的讨论.我们还通过具体的计算说明了包含手征增强修正的QCD因子化的结果是规范不变的以及标度无关的.最后,我们简要比较了QCD因子化和"推广的因子化"及PQCD方法之间的差别.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理论物理
公开日期2016-02-25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hep.ac.cn/handle/311005/209472]  
专题高能物理研究所_理论物理室_学位论文和出站报告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朱国怀. 博士论文-QCD因子化与B介子两体非轻衰变的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