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博士论文-BEPCII超导磁铁失超探测器监控系统的研究
作者乔显杰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12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裴国玺 ; 陈福三
关键词超导磁铁 失超探测器监控系统 EPICS 前端应用程序开发 监控界面 StreamDevice
学位专业核技术及应用
中文摘要对撞区超导磁铁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II)的关键设备之一,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关系到整个对撞机的性能。该磁铁包括反螺线管线圈、二极线圈、四极线圈等共7组线圈,是目前世界上结构最复杂的超导磁铁。计算机程序模拟计算以及实际测试的结果都表明,需要一套探测准确、反应快速的主动失超保护系统对磁铁进行保护。现有的BEPCII失超保护系统需要改进。本文立足于工程实际,对失超探测器监控系统进行改造,作者对原有系统的功能和工作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了在EPICS软件平台下实现失超探测器监控系统的方案,完成了新监控系统的代码编写,实现了原有系统的所有功能,并在BEPCII现场进行了在线调试运行,系统工作正常。在国内该课题属首次自主完成数字失超探测器监控系统的研究开发。 论文在引言部分对论文背景、研究意义以及课题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做了概述。第二章从加速器控制系统结构入手,引出了EPICS软件平台,并详细分析了EPICS的结构和运行机制。第三章首先介绍了开发EPICS前端驱动需要用到的基础知识:VME总线协议、VxWorks系统概述、EPICS驱动结构,然后详细分析了商业DSP板卡Pentek 4284和前端计算机MVME5100间VME总线的地址映射关系,在此基础上,开发了Pentek 4284的EPICS前端驱动,并下载到IOC上进行了调试。第四章首先介绍了失超探测器工作原理和BEPCII失超探测系统结构,详细分析了失超探测器的监控系统功能需求、ADO架构机制、DSP程序运行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EPICS平台中实现失超探测器监控功能的解决方案,并说明了在实际开发工作中的实现方法。第五章介绍了采用OPI工具CSS开发的监控界面及其实现的功能,并在实际调试工作中对各部分功能进行了验证。第六章介绍了完成博士课题期间参与的其他BEPCII相关工作,用基于EPICS系统的StreamDevice模块实现了BEPCII温度监测系统的改进。最后在论文结尾对课题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核技术及应用
公开日期2016-02-25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hep.ac.cn/handle/311005/209904]  
专题加速器中心_学位论文和出站报告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乔显杰. 博士论文-BEPCII超导磁铁失超探测器监控系统的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