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博士论文-核孔膜的制备及其应用于纳米线的研究
作者彭良强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1998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冼鼎昌 ; 巨新
关键词核孔膜 电化学沉积 纳米线 纳米粒子
学位专业原子核物理
中文摘要在聚酯膜经高能硫离子轰击后,研究化学蚀刻条件、紫外线、化学试剂对该膜灵敏度的影响,发现氨的增敏作用,提出非常规蚀刻方法,获得最小孔径140纳米的聚酯核孔膜。在有机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中,用电化学方法沉积六角结构的纳米晶硫化镉,观察到沉积温度、电流密度对硫化镉结构有显著影响,在晶粒约10纳米的硫化镉中出现特征吸收与了光,可归结为来自束缚激子的跃与复合。在DMSO中,用电化学方法沉积了晶粒约5纳米的六角结构的硒化镉。在核孔膜中生长不同尺寸的金属纳米线,最小直径达36纳米,观察到核孔对金属的晶体生长有显著影响,在名义孔径50nm核孔膜中生长的铁纳米线的穆斯堡尔谱呈现100%超顺磁成分,可归结于核孔的限域效应使得铁晶粒变小,孔径越小,影响越强烈,在名义孔径30nm核孔膜中生长的铜纳米线由非晶构成,室温下逐渐晶化为多晶,观察到铜纳米线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与理论计算定性符合。在核孔膜中电化学沉积直径为200纳米的硫化镉半导体线,观察到强吸收峰,被归结为来自硫化镉线界面态的无辐射跃迁。将一台真空装置恢复工作,并改造为蒸发冷凝法制备纳米粒子的装置,制备氟化锂、三氧化钼、硫化锌等纳米粒子,并进行正电子湮没和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实验。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原子核物理
公开日期2016-02-25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hep.ac.cn/handle/311005/210271]  
专题多学科研究中心_学位论文和出站报告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彭良强. 博士论文-核孔膜的制备及其应用于纳米线的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99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